听新闻
放大镜
解绑前夫债务 卸下“老赖”包袱
2025-03-31 16:53:00  来源:检察日报

  “我背了将近二十年的债,在检察院的帮助下终于解决了,这是我许久以来第一次感觉到心里很轻松。”事情过去了两个多月,一提起来,季女士仍然为终于卸下“老赖”的包袱激动不已。

  2024年10月,季女士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失信被执行人,后来才了解到,是其前夫董某在两人分居期间拖欠的货款所致。从2003年起,季女士与董某出现感情危机,董某经常以生意忙为由不回家,2005年3月之后便“失联”了。季女士先后两次向法院起诉与董某离婚,法院于2007年6月判决其与董某离婚。本以为可以身心轻松的季女士万万没有想到,“失联”前夫的债务竟然会落到自己身上。

  2004年9月,董某向同事陈某购置了一批价值14万元的货物,但仅支付了2000元。2006年,陈某向法院起诉,请求董某、季女士偿还本金和利息共计16万余元。法院判决生效后,陈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到位4万元后法院以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为由裁定终结本次执行。2024年,因陈某再次申请,法院恢复对该案的执行,冻结了季女士的工资卡账户。如今,日常开支和家人医疗费都没了着落,季女士陷入生活困境。

  季女士来到浙江省兰溪市检察院寻求帮助,她告诉检察官,董某与陈某的买卖行为发生在董某和其分居之后、法院判决离婚之前,她对此并不知情,直到发现工资卡被法院冻结,她才联系董某,但始终没有下落。

  “无论从法律适用的角度还是事实认定的角度,季女士提供的证据都难以证明董某欠付的货款属于个人债务,推翻生效判决的难度很大。”兰溪市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负责人陆紫阳表示,季女士向检察院申请民事生效裁判监督也过了监督期限。

  为快速解决季女士的现实问题,能否协同法院在执行阶段一起化解这起纠纷?检察官经讨论后,认为当务之急是先联系上“失联”的董某,调查清楚事实,督促其尽快把拖欠的货款结清。

  于是,陆紫阳联系法官一同找人,经过走访董某户籍所在社区、询问董某亲友、调取相关路面监控,花费近两个月时间终于找到了董某。董某表示,2006年前后,其经常在外出差,购买这批货物时季女士是不知情的,且多年来董某收入不高,未主动履行法院判决的还款义务。

  检察官明确告知董某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同时也动之以情地告诉他,在他“失联”的十几年里,季女士为其背负债务,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原告陈某也因为找他十几年已经满头白发。听了检察官的话,董某愧疚地说:“我愿意付钱,我现在就联系家人凑钱。”

  2025年1月9日,在法官和检察官的主持下,董某和陈某达成了执行和解,董某一次性付清剩余欠款。在执行和解当日,法院也将季女士的工资卡解除冻结,季女士终于从债务中得以脱身。

  编辑:周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