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鸥
●如何更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预期?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扩大内需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抓手。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必须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需求侧动力。第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努力让人气聚起来、烟火气旺起来。坚持就业优先,从就业入手,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从消费端发力,完善支持住房改善、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促进政策,充分释放消费活力。第二,着力增加有效投资和关键投资,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既做“存量”又做“增量”。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社会民生基础设施,从而把更多的利好政策转化为发展推力。同时,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引擎,制造业为重点,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让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抢占高地”。第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提振市场信心。一个堵点一个堵点打通,一个瓶颈一个瓶颈破除,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近年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科炼化执行董事吴惜伟认为,接下来要在搭建产业平台、完善产业生态上进一步下功夫。首先,营造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将某个地域内已形成或按规划即将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在空间上形成集聚,走集约式发展道路。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有序开展建设,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的产业链,加快建成国际知名的产业新兴聚集区。其次,着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技术、市场优势。建议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优化发展。最后,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建议加强创新要素聚集,推动行业内产学研合作,优化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攻关项目,突破形成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技术和装备。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白鸥/整理